儒文网 > 杂谈 > 正文

​抗日名将廖耀湘,兵败被俘之后进入功德林改造,62岁病逝

2024-11-13 02:05 来源:儒文网 点击:

抗日名将廖耀湘,兵败被俘之后进入功德林改造,62岁病逝

导语:国共两党战争之时,都将彼此当成掌握政权的最大威胁。在我军的心目中,敌军名将廖耀湘就是其中赫赫有名的一员。当廖耀湘被俘虏后,又经历了什么事情呢?

一、廖耀湘被俘虏的经过

在锦州战役后期,我军在黑山以西处,发现一位“可疑人物”。经过盘查,发现此人的体型、口音尤其像敌军将领廖耀湘。于是第一时间,就将廖耀湘抓住。

10天后,我军将领刘亚楼在饭店设宴请廖耀湘吃饭。刘亚楼看到廖耀湘后,收到了来自廖耀湘的挑衅,“你们共军打的什么仗,不懂战役,也不讲战术!如不相信,我们把部队摆开,重新打!”

此言一出,震惊四座。锦州战役是解放战争中两党之间关乎东北统治权的决定性战役,因此,双方都不可轻易放过对方的相关人员。因此,刘亚楼洞悉战役的重要性,并没有因为对方的激将法而放虎归山,给我军造成威胁,于是淡然地说道,“事实,不是最好的证明吗?”眼见刘亚楼并没有因为自己的激将法而放掉自己,廖耀湘顺手抓住桌子上的杯子将其打碎。

一时之间,气氛变得尤为紧张、尴尬。在这时,身为廖耀湘前领导的郑洞国突然出现,直视着廖耀湘询问道,“做政权的殉葬品,值得吗?”廖耀湘看到我军派出曾经的领导来说服自己,意识到领导已经投诚。另外,再想到敌军内部的腐朽败坏,确定为其并不能真正地为人民群众谋福利,一时之间陷入沉思。

于是,在经过一番思考后,廖耀湘举起桌子上的杯子,向我军将领刘亚楼连敬三杯,借此来表示想要投诚归顺。后来,廖耀湘被送到抚顺德林改造。

二、前往我军军事院校讲课

因为我军军事学院成立之初,教员的数量非常稀缺,因此刘伯承想到了在起义投诚和解放过来的军官中,筛选了一部分人员留作教员。在抚顺功德林改造期间,廖耀湘收到消息称,刘伯承要与他见面,并让他前往我军军事院校讲课。

廖耀湘考虑到自己曾为敌军将领的身份,认为到我军的学校教课不妥,因此,立即找到战犯管理所的所长表示,自己的身份是我军的俘虏,怎么能够给我军讲课呢?

姚所长意识到廖耀湘因为曾经为敌军将领的身份而感到不安,因此,极力安慰他,并且交代他将到我军军事院校讲课看成一个任务。在姚所长的劝导下,廖耀湘终于遵从自己的内心想要到学校里讲课。

等廖耀湘抵达学院门口时,发现一位我军将领站立在门口。经过旁人的提醒后,意识到对方就是刘伯承,也是不远万里将自己调往学校教书的人。于是,第一时间就跑上前来。

刘伯承直接表明让其教书的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问题,讲述在缅甸的“森林作战法”“城镇村落战斗”等作战方法。第二个问题:讲述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之一的辽沈战役中,国共两党的彼此的实力、优缺点、计谋等等。第三个问题是:讲解对于我军现阶段有和好的建议。

当听闻刘伯承将重要的问题交托给自己,并让自己为我军军事学院的学生授课时,廖耀湘诚惶诚恐地说道,“恐怕讲不好啊!”

刘伯承却表示,“放心讲吧!这三方面的问题,只有你能讲!”在刘伯承的鼓励下,廖耀湘走上了讲台,并且完美地讲述了刘伯承将军留给他的三个问题,并赢得了我军将士们的一致好评。

三、重获自由

在结束完军事学院的授课后,廖耀湘被送回抚顺功德林战犯管理所,后又被送往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1961年12月25日,廖耀湘因在功德林战犯管理所的表现极佳,废寝忘食地读书学习并且在农场中积极劳作,在被俘13年后,被最高人民法院特赦。

特赦后的廖耀湘找到了一份文史专员的工作,由最初每月工资的100元到后来每月200元的工资。此后,廖耀湘提笔写下了10万多字的文史资料,并且还审核了百万字的文史资料。后来,这些资料都被当成了宝贵的军事资料。

四、廖耀湘逝世

1968年,廖耀湘因突发心脏病,在北京逝世。至此,廖耀湘跌宕起伏的一生结束。

总结:廖耀湘从国民党重要将领到归顺我党并成为全国政协委员,在归顺我党的过程中从最初的敌视到认可我党领导,并真心实意地接受,此后又留下珍贵的文献记录,也是将一生过得轰轰烈烈、有价值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