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文网 > 杂谈 > 正文

​心理学:什么是墨菲定律?真的不可避免吗?

2025-01-22 03:26 来源:儒文网 点击:

心理学:什么是墨菲定律?真的不可避免吗?

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听说过墨菲定律,其实这是一种心理学效应。

1949年,爱德华.墨菲和他的上司参加美国空军进行的MX981火箭减速超重实验。是为了测试人类对加速的承受极限。其中有一个实验是将16个火箭加速计悬空装置在志愿者上方,当时有两种方法可以将加速度计固定在支架上,而不可思议的是,竟然有人将16个加速度计全部装在了错误的位置上。

于是墨菲写出了这一著名的论断,如果某件事情有多种方法,其中包含一种错误的方法,那么一定有人会按照这个方法去做。这个就是墨菲定律,其意义是警示人们在有能力可以预料到的情况下,做出最好的选择,最充足的准备。在你能想到的情况下,做好甚至多做准备,多考虑细节。要知道,小石头也能让你栽倒。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打个比方,湖水边明明写着:水深危险,请勿游泳!的标语,但有些人心里总会想着自己的水性好,不会出什么问题偏偏要下水,游一次没什么问题,两次....N次都没什么问题,但可能N+1次的时候就溺水身亡了。

明明酒后不能驾车,但有人偏偏认为自己没喝多少,意识清醒,不会出什么事,酒驾了N次都没出事,但N+1次时就出事了。

现实生活里,这样的事件发生的太多了,在河边走的多了,就会越来越大胆,认为这就是小事,越来越肆无忌惮,但总有一天,总会弄湿鞋子。其实除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以外,中国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多行不义必自毙”“上的山多终遇虎”“出来混迟早要还的”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不能总是心存侥幸,要时刻谨记墨菲定律,这样才会少一点“遇虎”的后悔。

事事如意,是不存在的

有人以为,墨菲定律所表达出来的事实太过悲伤和绝对,缺乏科学的证明,容易被推翻,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一般来说,定律得出有两种途径:第一种只是逻辑上的推理,第二种是有许多经验得出来的归纳。墨菲定律就是第二种,定律的产生不仅是它来源的科学性,还有它在现实生活中的有效性,换个意思表达,假如一个道理被归纳出来,后又被现实事件正式了它的有效性,也就可以被称为定律了。墨菲定律在很多情况下都是经得起逻辑的推理的。

就拿“风永远不会顺着你的发型吹”这个例子来说吧,大家基本都知道,风的风向基本是分八种,假如你面向同一个方向不移动,那么风只有12.5%的可能顺着你的发型吹,相应的,有87.5%的可能不顺着你的发型吹。而且,人也不太可能一直面对这同一个方向,所以现实中,风顺着你的发型吹的几率要小于12.5%。

人生在世,不仅仅只是“做发型”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去做,所以决定一件事是否和自己如愿,绝不止表面看上去的那么简单,“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可以当做我国古代的墨菲定律,只是那时候没有说的那么绝对罢了。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事情事事如意的几率非常低,当我们将生活中的不如意之事抛之脑后,珍惜那些如意之事,那么我相信,你的人生就会有许多的快乐和幸福感!

预防偶然发生的认为失误

任何人做任何事,即使出错的概率再小,但只要有出错的可能的话,就有可能出错,甚至造成的破坏会很大,例如飞机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一般不会有事故发生。据统计,飞机造成事故的几率是三百万分之一,也就是说,你要累计飞行三百万次航班,才有可能遇到一次事故。这样的安全系数,比走路骑自行车都高。

然而我们每年都会看到机毁人亡的事故,造成的破坏比走路骑自行车不知道要大多少倍。对于整个人生,任何一个事件,只要具有大于0的出错率,我们就不能视之不见。

所以我们在做事前应该尽可能想的周到,全面一点,尽量采取多种防预及解决方法,防止偶然发生的人为失误而造成的损失或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