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文网 > 杂谈 > 正文

​孔融让梨的故事我们都知道,可为何孔融最后却以不孝的罪名被杀?

2025-03-09 22:55 来源:儒文网 点击:

孔融让梨的故事我们都知道,可为何孔融最后却以不孝的罪名被杀?

孔融不孝是真的吗?难道我们人人皆知的”孔融让梨”是假的不成?看到题主的问题,你有疑惑吗?

我先肯定一点,”孔融让梨”是真的。

那是他4岁时就懂得让梨,因而名满天下,他的故事也红遍全国,成了教育孩子们孝顺的好典范。

13岁时,孔融父亡,他悲痛欲绝,走路都要人扶,被乡人称为至孝。

就在孔融16岁时,他哥哥孔褒收留了官府通缉的朋友。事情败露后,他与哥哥、母亲争抢认罪,最后朝廷调查清楚后,孔融又成了当时忠义的楷模。

那为什么最后会以不孝之名被杀呢?

一、孔融不顾妻儿,独自逃脱。

在汉献帝继位后,孔融担任北海相。建安元年(196),袁绍之子袁谭攻北海,双方激战半年之久,战士仅剩数百人,已经到了短兵相接的地步。

孔融无计可施,只顾读书,最后城池被攻破,他只管一人逃脱,不顾妻儿被袁谭所掳。

二、孔融散布不孝言论。

曹操是以”孝”、”义”治理天下。

而孔融不但不顾妻儿的性命,还公开对外说: “父母没有什么可亲的,对父亲来说,生孩子只是为了满足情欲;对母亲来说,肚子不过是容器,孩子只不过是暂时寄存在那里而已,孩子生出来了和容器就没有关系了”。

你们想想,孔融竟然说出这番超出了曹操底线的高论,不杀他,更待何时?

三、与曹操政治立场不同。

孔融是孔子第20世孙,还从来没有哪个古代掌权者敢妄杀孔子先圣之后的。

可是孔融维护汉朝宗室,看不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卑劣行径,常常与曹操针锋相对,导致曹操很是不悦。

最后,在公元208年,曹操以孔融不孝的最大罪名,理直气壮地把孔融杀死了。

看明白了吧?孔融确实是因为不孝的罪名,被曹操冠冕堂皇地杀死了。

因为孔融后期的言行影响到曹操,成了曹操前进路上的绊脚石,必须把他除掉。所以曹操顶着巨大的压力,冒着各种舆论的谴责,借着孔融不孝的罪名,将其除掉。

有人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但是,假如孔融没有做出和散布不孝的言行,曹操定是不能以此为借口杀掉他的。

也许你还会喜欢以下内容:

老人是自己居住好还是和儿女在一起好?

晚上睡前夫妻二人各自看着自己的手机,是什么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