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文网 > 杂谈 > 正文

​今日读书日记之八——是拔苗助长还是揠苗助长

2025-07-13 05:15 来源:儒文网 点击:

今日读书日记之八——是拔苗助长还是揠苗助长

上小学的时候学到一个成语叫拔苗助长,说是把禾苗拔起来,帮助其快速生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会坏事。

老师还给我们说了典故,说从前有一个宋国人靠种庄稼为生,他每天都要去地里干活。太阳当空的时候,宋国人头上斗大的汗珠直往下掉,下雨的时候,也要冒着雨在田间地头干活。

可是使他犯愁的是,他天天扛着锄头去田里累死累活,他的小苗似乎一点也没有长高。一天,他的脑子里突然蹦出了一个主意:“我可以每天把它们往上拔出一点点,这样它们不是就长的快一点啦!”于是宋国人就去把禾苗都往上拔了拔,直拔到太阳落山了才满意的回家去了。

他回到家后,高兴对家人说:“今天我想到一个好主意,可把我累坏了。”宋国人的儿子说:“什么好主意?”“我看到我们家的庄稼不是长得慢吗,我就把每一株禾苗都拔出来了一些,它们一下子就长高了这么多……”宋国人边说边比划着。

宋国人的儿子听后大吃一惊,他连话也顾不上说,就赶紧提了盏灯笼深一脚浅一脚地跑到田里去。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庄稼已经全都枯萎了。

老师说完后还告诫我们,学习要踏踏实实,打牢基础。不要好高骛远,拔苗助长。

渐渐长大后,又在别的书上看到一个成语叫揠(ya)苗助长,也是和拔苗助长一样的意思。咦!已经有了拔苗助长了,为什么又有揠苗助长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吗?

为此,我特意去查了资料。原来揠苗助长这个成语比拔苗助长要出现的早的多。

揠苗助长这个成语出自宋•吕本中《紫薇杂说》里的其中一句“揠苗助长,苦心极力;卒无所得也。” 揠也是拔的意思,比较书面语表达。

拔苗助长这个成语来自于郭沫若所著的《雄鸡集•关于发展学术与文艺的问题》中的一句“命令主义就合乎于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叫做'拔苗助长'。结果被拔起来的苗不仅不能成长,反而枯槁了。”因揠和拔有同一个意思,所以郭沫若同志就写的是拔苗助长。比较口语化。

也就是说揠苗助长和拔苗助长是同一个意思,可以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