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文网 > 杂谈 > 正文

​战国帛书……

2024-10-16 18:40 来源:儒文网 点击:

战国帛书……

任全生是解放前长沙盗墓界的一哥。他原本是一个挖土烧煤的工人, 走上盗墓的道路也是实属无奈。家中妻儿接连重病,急着需要大量的钱财看病,因此才在老乡的带领下入了行。没想到的是,任全生自此一发不可收拾,他仿佛天生就懂得如何挖掘古墓, 甚至可以通过山川河流的走势来判定该地是否有古墓,并且很快就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经验技巧,再难发掘的古墓他只要瞧上一眼,就知道机关所在。

1942年9月,任全生在长沙东部的野林子里发现了一座战国时期的古墓, 在经过精心准备后将墓给挖了开来。在墓中他们找到一批铜兵器、漆器、木人及一些残碎的纺织品。这些纺织品就包括了一份帛书,就是后来震惊全国的战国帛书。可惜当时任全生并不知道这份帛书的重要性,将它卖给了文物贩子,最终导致帛书流落海外。

知道此事之后的任全生悔不当初,于是金盆洗手,退出了盗墓行当。

虽然任全生撂了挑子,但是他仍然是名气在外。长沙考古队正在对马王堆古墓进行发掘,遇到了数个难题,发掘工作一度进行不下去。这时,负责发掘工作的队长想到了任全生,他向上级提出申请,要求让任全生进组参加考古工作,不然发掘无法进行。

当地政府批准之后,任全生知道这一次是为人民做贡献,所以欣然同意。

任全生加入正经考古队后,立刻展现出了不凡的水准。比如在挖掘马王堆墓的时候,考古队因不了解墓室结构,不敢贸然进入,还是任全生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独有的操作方法,顺利助考古队下入墓室中。

在出土辛追夫人时,考古队又遇到麻烦,她的尸身卡在了棺木里,大家都没把握在不毁坏的情况下将她抬出。这时候又是任全生想出了两全办法,他建议用五夹板斜插进棺木,翘起内棺后再起尸。大家用此办法一试,果然将辛追夫人完好取出,没损坏分毫。

后来,在任全生的带领下,考古队又陆续出土了数本稀有古籍。这些古籍材质特殊,都是帛书和帛画,在地下埋了千年,若操作不小心,很可能化为飞灰。任全生胆大心细,将这些古籍全部完好出土,给国宝添增几位新成员。

帛书出土后,任全生并不高兴,因为马王堆出土的帛书是汉代的,在之前最早的是战国时期的帛书。战国帛书让任全生给卖了,最终流落海外,现存于大都会博物馆。

任全生提到:“民国三十一年(1942),在长沙东部的野林子挖的那座战国木椁墓,没有完全挖掘完毕,这座墓里面还有东西,要是再清理一下,说不定还会有些好文物。”

1973年,在任全生的建议下,省博物馆安排考古工作人员由任全生带领,在长沙东部新建的高楼建筑边找到古墓,再次获得国宝:战国时期的人物御龙图以及人物龙凤帛画。

战国帛书,是至今我国最早的、唯一的完整帛书,其考古文化价值难以估量。

为什么说战国帛书是真正意义上的书呢?

从书籍的角度理解,甲骨文、青铜铭文不叫“书”,像帛书这样的才是“书”。战国帛书图文并茂,是真正意义上的“图书”。此外,相对于甲骨文和竹简,需要用硬物刻划,帛书则是最早的书籍雏形——用软笔在物品上写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