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文网 > 杂谈 > 正文

​为什么印度视中国为“一生之敌”?看看当年印度究竟失去了什么?

2025-03-05 21:08 来源:儒文网 点击:

为什么印度视中国为“一生之敌”?看看当年印度究竟失去了什么?

#暑期创作大赛#印度人的迷之自信大家有目共睹,始终将中国作为头等对手,无论在哪方面都想压我们一头。造成印度这种病态心理的原因除了印度人狭隘的自尊心以外,主要原因还是61年前的那场战争。

1962年的对印自卫反击战对我们来说可能没怎么当回事儿,因为赢得太轻松了。对印自卫反击战总指挥张国华将军说“这样容易取得的胜利,在我当兵的33年里还是头一次”。但是这场由印度挑起的侵略战争,对印度来说不光输掉了战争,也输掉了未来。印度的现代化进程被打断,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换句话说,这场战争直接把印度的国运葬送了。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几组对比来看一看当年印度是何等的意气风发风华正茂前途无量,也就可以更好的理解为何印度视中国为一生之敌?

“老哥,相信我,现在的印度已经不是1962年的印度了”

1.中印国力对比

印度1947年建国,继承英国殖民者留下的一整套完善的工业体系、庞大的工业家底、一亿名熟练掌握英语的高素质管理及生产人才。铁路里程53500公里,钢铁年产量150万吨,GDP占世界的3%,以及这一切背后的配套的熟练工人、轻重工业基础设施等等。

中国建国之初接受的是国民党搜刮过经历了百年战乱的烂摊子,物资奇缺,民生凋敝,经济处在崩溃边缘。铁路里程25000公里,不及印度一半,钢铁年产量15万吨,不足印度十分之一,对印自卫反击战之前中国刚刚经历三年自然灾害,国内情况异常严峻。

2.中印国际环境对比

先看印度这边,1956年以后中苏交恶,苏联在中国边境陈兵百万,为了扶持印度打压中国,苏联直接援助印度13个陆军师和2个空军师的装备以及大量的军事顾问。美国作为中国的死对头,联合北约直接援助印度18个步兵旅的装备。英国作为印度的前宗主国,利用国际舆论主导权拼命抹黑中国。印度自己作为第三世界领袖以及不结盟运动盟主,在除美苏两大阵营之外的国家里威望极高,可谓振臂一呼,从者甚众,应者云集。北约、华沙、第三世界国家几乎整个世界都站在了印度这边。

第三世界国家

再看看中国这边,同时期中国的国际环境真的糟糕到了极点,北边苏联陈兵百万,钢铁洪流随时准备南下;东南美蒋联军随时准备反攻大陆;刚刚经历三年自然灾害,国内极度贫困。支持中国的只有巴基斯坦、朝鲜、越南、缅甸。抗美援朝我们是背靠苏联对抗整个北约,那1962年的对印自卫反击战我们就是仅凭一己之力对抗整个世界。

就像抗美援朝战争一样,对印自卫反击战开打前,除了我们没有人觉得我们能够打赢。对印度来说,这样巨大的优势千年难遇,这时再不打都对不起肚子里的恒河水,那还废什么话?开打!

其实印度自建国以来就一直在蚕食我国西藏领土,不断袭击我边防哨所,制造流血冲突,甚至在1959年,尼赫鲁在给周总理的信里直接索要12.5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当然我们之所以没动手,只是在等待一个机会。想睡觉了就有人送枕头,1962年10月15日,古巴导弹危机爆发,全世界的目光随即转移到古巴,教员立即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战略窗口期,1962年10月20日,对印自卫反击战打响。下面这张图片是对印自卫反击战与古巴导弹危机的时间线。

但是印军实在不禁打,有多大脸现多大眼,用西方话说叫“热刀子切黄油”,用中国话说叫“秋风扫落叶”,总之印军败得非常彻底,一场侵略战争愣生生变成了首都保卫战。战前有多少国家支持印度,战后就有多少国家嘲笑印度,自此印度辛苦经营多年营造的国际形象一落千丈,国际威望荡然无存。一个外强中干的国家已经不具备成为强国的条件,自此印度成为世界一流强国的进程被就此打断。反观中国则是神龙崛起,国际威望迅速提升,战果丰厚。

教员接见对印自卫反击战战斗英雄

尼赫鲁本想通过一场战争提升自己威望,然后把松散的印度凝聚成一体,成为有声有色的大国,但是他找错了对手,直接葬送了印度的国运。但是印度并不吸取教训,反而认为是中国主动发起的战争,自己并不是打不过中国,只是当时没有准备好。所以印度一直在积攒实力,寻找机会,处处与中国较劲,将中国视为“一生之敌”。印度不止一次的说“现在的印度,已经不是1962年的印度了”,自负与无知体现的淋漓尽致。

“敌人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向我还击”—庞国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