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文网 > 杂谈 > 正文

​节日安全工作的七个主要事项

2025-04-28 02:49 来源:儒文网 点击:

节日安全工作的七个主要事项

1、节日开展安全教育

节日对安全生产有一些不利因素,如疲劳上岗、酒后上岗、疲倦上岗,部分管理人员休假等,都会对安全生产带来一些影响;为此,各层级应做好节前安全教育、节日期间安全教育及节后安全教育,充分利用生产协调会、班前会及班后会等多种会议形式,对全员进行安全教育,结合曾经的事故案例对全员进行思想观念疏导及引导,让员工自我控制情绪波动、自主约束过度劳累及自我克制上岗前喝酒;要求全员在节日期间必须坚决遏制自己的不安全行为、做任何事都必须落实安全确认制、落实“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所伤害及保护他人不被伤害”的原则、落实各层级节日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如若没有落实或落实不到位,则会被落实相应的安全惩戒。

2、节日开展安全检查

节前、节日期间及节日应增加安全检查的频次,安全检查应根据节日对安全生产不利的因素,应有针对性及侧重点,安全检查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重大事故隐患、消防设施、燃气用具、临时用电、现场人员的思想及情绪状态、现场人员的不安全行为等;节日安全检查应形成“两照一表”(即问题照片、整改照片及安全检查表),对检查的问题尽量做到即查即改,不能即查即改的问题必须限期整改完成;节前查出的较大及以上风险存在的问题必须节前整改完成,不能带着问题过节;节日期间检查的严重问题,应及时汇报反馈,首先采取安全管理措施及安全教育措施加以防范,若可能导致严重后果需要停产处理的问题应立即进行停产处理,落实节日期间安全升级管控的措施;对检查出的低风险或一般风险存在的问题节后应及时安排整改及治理。

3、节日严查酒后上岗

各层级应严查酒后上岗,GB19522-2010标准规定,20 毫克≤饮酒者<80 毫克;80毫克≤ 醉酒者;查酒后上岗有三个重点区域,即门岗、班前会会议室、岗位;企业安全管理部门与保卫部门联合在门岗检查,发现酒后上岗人员,应将酒后上岗人员安排在休息室,让家属接其回家,或等酒醒后劝退回家;防止途中发生意外事故;班组负责人或厂部管理人员在班前会上应查酒后上岗人员,发现后通知家属将其接回家;班组巡查时在岗位若发现班中喝酒或酒后上岗人员,通知家属将其接回家;对酒后上岗人员按相关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处罚,情节严重者劝退或辞退。

4、节日落实风险管控

节日期间应强化落实风险管控,对重大危险源应增加检查频次,对可燃物质或易燃物质存放区域应重点进行巡查,对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及违反劳动纪律的情况进行严惩不贷;节日期间不能因管理人员减少而出现风险管控断层、断档或漏项,风险管控措施必须逐项落实到位,责任落实到人、责任落实到属地、责任落实到重点部位。

5、节日检查应急器材

节前安全检查应对应急设备、应急装备、应急器材、应急器具进行全面检查,对自动化联锁装置进行模拟检查,确保应急物资能够充足供应,确保应急器具能够满足现场的需求,确保应急车辆保持24小时的应急状态;对断水、断电的应急装备应进行调试或启动试验,确保其能够可靠运行;节日期间应根据节日特点及可能发生的事故,在班前会上应多提醒、多告知、多交底,在班后会上多总结、多分析、多进行桌面演练;让班组成员个个会应急、人人具有避险逃生的能力;一旦出现紧急情况能够立即进行应急响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进行现场应急处置,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快速进行应急救援;最大限度降低紧急事件带来的损失。

6、节日落实值班值宿

节日期间应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值班制度,各层级应坚持主要负责人亲自带班,值班人员应坚守岗位,不能擅自离岗,应认真负责,保证通讯畅通,遇有突发情况应及时汇报并进行现场处置;节日期间值班值宿人员应对所管辖区域进行巡查,并对巡查情况做好记录。

7、节日落实冗余管理

节日期间管理人员不能简化作业流程,作业人员不能简化作业程序,所有的安全冗余管理必须落实到位,如除正常生产作业以外一律办理作业票,节日期间危险作业必须升级办理危险作业许可证,落实安全交底确认制等,安全冗余是为节日安全又增加了一道保险锁,不能有嫌麻烦的心理,毕竟是节日期间发生事故是最麻烦的事。(本文来自加加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