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文网 > 杂谈 > 正文

​电竞·人|相隔十年的两个WCG冠军 随他一起见证了电竞圈的冬去春来

2025-07-10 03:40 来源:儒文网 点击:

电竞·人|相隔十年的两个WCG冠军 随他一起见证了电竞圈的冬去春来

王诩文(游戏名:Infi)在2006年出道,2009年夺得WCG世界冠军,2019年再度夺得WCG世界冠军,至今仍活跃在一线。十多年来,王诩文见证了国内电竞圈的潮起潮落、人来人往,是一块不折不扣的“活化石”。近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联系上了王诩文,听他讲述一位选手在国内电竞高速发展十多年来的历程。

王诩文夺得2009年WCG冠军

2006年工资五百 2010年签字费几十万

王诩文回忆道,“我记得在2006年的时候,那会条件非常艰苦,我们俱乐部包了一个网吧,平时选手们就在网吧里训练。那时候俱乐部除了每个月给我500元补贴之外,衣食住行都要自己承担。”王诩文介绍道,这500元只够交房租,平日里的日常开销都要依靠比赛奖金,不够了只能问靠家里补贴,“那时候我们俱乐部在西安,经常去北京打比赛,就坐卧铺,晚上走第二天早上到。”

2008年,这样的情况有所好转,俱乐部搬到了上海,“俱乐部包了一个大别墅,我们这些选手就在别墅里生活和训练,俱乐部还请了保姆来照顾我们的起居生活。”不过这段时间还是相当艰难,王诩文告诉紫牛新闻记者,“这段时间国内能完全依靠电子竞技养活自己的人,大概只有二十个。”那时候许多游戏赛事一年只有一届,奖金也只有一两万,“真的是为爱发电了,当时许多选手都是兼职,他们有自己的主业。”

2009年,王诩文拿到了人生中第一个WCG世界冠军,而这几年,国内电竞行业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款MOBA游戏火了,许多富二代入场,俱乐部运营成本水涨船高。”王诩文说,2010年自己所在俱乐部的运营成本是一年一百万,而仅一年时间,这个数字就增加到了一千万。“那时候俱乐部会招美工、运营、商务团队了,优秀的选手少,俱乐部之间相互抬价,有的时候光签字费就几十万。”经历过野蛮生长后,随着富二代们的退场,电竞生态走向规范化。一晃十年过去了,2019年,王诩文再次夺得WCG世界冠军。

王诩文夺得2019年WCG冠军

相隔十年 电竞道路越来越难了

王诩文说,虽然相隔十年,但夺冠时自己的心态变化不大,“就觉得对得起自己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很不容易吧。”不过,这十年间,外界的已经截然不同,“在2009年的时候,我出去打比赛坐出租,师傅问我是做什么的。我说我来打电竞的,当时师傅一脸迷茫,然后问这问那,最后直到我下车,我也没能和师傅解释清楚什么是电子竞技。”王诩文笑道,“2019年我打比赛,和师傅说我来打电竞的,师傅立马就知道我是做什么的了。”

“2009年那会,看电竞比赛还是有些难的,电视上偶尔放放,网络也难找,大多都是赛后看图文战报。近年来不同了,直播行业兴起后,电脑上随时随地就能看比赛。”王诩文也选择成为了一名斗鱼主播,目前他拥有46.2万的粉丝。

在一次直播中,王诩文说道,“像我们那个年代的冠军选手,如果放在现在,可能连职业选手的门槛都摸不着。”此言一出,在网上引发了一些争议,王诩文解释道,“在2009年游戏玩家基数还挺少,你要拿冠军,你面对的对手可能只有几万人,所以说你只要拥有万里挑一的天赋、万里挑一的努力就可以了。”

“但是现在不同了,许多游戏商业价值高,参与的人多,可能有成百上千万的人想拿这个冠军,这时候你想要保持竞争力,就至少需要百万里挑一的天赋、百万里挑一的努力,说到底,这其实是一个数学问题。”王诩文说,在早些年,有的游戏参赛选手也就十几个人,“在十几个人中拿一个冠军有难度嘛?没难度。但是现在不同了,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一个没多少粉丝的二流俱乐部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招职业选手,一两天内就能收到几千封邮件,想走这条路的人变多了,路就窄了。所以做选择前,一定要想清楚。”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姜天圣

校对 徐珩

来源:紫牛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