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诗歌《再别康桥》赏析
徐志摩诗歌《再别康桥》赏析
徐志摩诗歌《再别康桥》赏析
****************
徐志摩诗歌《再别康桥》赏析
作者:约读诗书
发表时间:18-09-1000:01图片来源网络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图片来源网络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图片来源网络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
图片来源网络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图片来源网络
寻梦?撑一支长蒿,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图片来源网络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图片来源网络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学校,真的是一个熟悉而陌生的地方,它承载了太多我们的无忧无虑,包容了太多我们的任性。诗人从来离开学校后第三次回来,时间匆忙,没有时间逗留,那种压抑在内心的情感一发不可收拾。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读到这里,让我想到了李白的“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这离别的不舍,以及眷恋,这些语言不能描绘的复杂感情,借助与云的告别,跃然纸上。
康桥的每一处,自从离开后,在梦中诗人又悄悄的回来,回到康桥的河畔。三毛说“我爱你,卑微到尘土里。”徐志摩说:”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一个屌丝游戏玩家说:寻一个女性辅助,可以自己插眼。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可以想见,诗人挥手别云,强装洒脱淡定,其实转身早已泪流满面。毕竟谁也不希望在喜欢的事物面前表现出自己软弱的一面。所以诗人说自己不能放歌,只能悄悄地走,他害怕自己控制不住自己,失了仪态。但诗人越是这样写,这种不舍与眷恋在我们读来就越是真实。
这首诗就像《静夜思》一样,语言简单,意向平凡,却又将内心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就是伟大诗人的高明之处,大道至简。
感谢您和幽默一起读诗歌,幽默愚见,我是愚幽默,喜欢加我关注!
****************
美文欣赏:《漫步康桥》
作者:中华文化杂志
发表时间:01-1220:45
按:作品《漫步康桥》刊发于《人民文学》杂志2018年12期。作者李建臣。
李建臣,清华大学毕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博士,编审。
伦敦北九十公里有个小镇,一条小河从镇上蜿蜒穿过。镇虽小,在人类科学文明史上,却像一座灯塔,光耀千秋。
它叫剑桥。
一二〇九年,十多位学人感悦于这里清幽恬淡,安营扎寨设庠办学。一箪食一瓢饮,筚路蓝缕。随着一些学院设立,形成了剑桥大学。
大学没围墙。初期学院依河而建,后来的散于各处,星罗棋布,与小镇融为一体。
学校早期受制于天主教会,研习神学七艺;十六世纪,受文艺复兴、新教及印刷术影响,走向近代文明;工业革命后,迎来全面兴盛。
八百年来,剑桥成就至伟,震古烁今。仅诺奖得主便近百人,全球领先。除产生大批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经济学家、宗教学家及国王、首相、总理等政要,科学贡献无疑是压舱石,如人们耳熟能详的牛顿力学、开尔文热力学、麦克斯韦电磁学、达尔文进化论、波尔量子论、狄拉克反物质、图灵计算机、霍金黑洞……。当近代科学之父伽利略被判终生监禁,布鲁诺遭遇火刑,世界科学中心便从文艺复兴发源地意大利转向英国。一六六〇年,英国皇家学会在剑桥诞生,标志科学从此进入殿堂。
剑桥古雅秀丽,美得独到。因为她不仅景色迷人,而且浸透了历史,浸润了文化,浸染了先哲气息。
小镇地标,是坐落镇中心的大圣玛丽教堂,数百年政教中心,哥特建筑古朴庄严。外有小镇图雕,内设移动布坛。援一百二十三级旋转阶梯登顶,全城尽收眼底。教堂钟乐铿然浑厚,撼人心魄;每隔一刻钟,便与伦敦威斯敏斯特大本钟同时响起。
占地二百四十亩的植物园,是镶嵌小镇的一颗宝石。万种植物来自各洲,四季变幻色彩斑斓。岩上石英池中睡莲,大漠苁蓉雨林藤蔓;傲寒腊梅高原龙鳞,深海红藻冰山雪莲。达尔文当年即沉迷于此流连忘返。
剑桥有十个博物馆,主题各异。艺术类菲茨威廉博物馆仿希腊神庙,山花廊柱穹顶云光,石雕壁立圆拱莹煌。内藏达芬奇、莫奈、米开朗基罗、提香、毕加索、修拉、塞尚等众多大师真迹,以及埃及石棺木乃伊、希腊古瓶石像、波斯波利斯浮雕、中国陶瓷、罗马墓葬等五十万件,珍贵异常。
剑桥大学图书馆世界一流。褐色塔楼巍然矗立,状若方尖碑,透出对知识膜拜景仰。自一四二四年七十六卷赠品起步,现藏书一千五百万册,并大量文献手稿,存于主馆及一百一十二个分馆中,囊古括今。中文书籍三十五万种,《永乐大典》原稿、明刊《异域图志》、明版《丹溪心法》、《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清抄本《明实录》、满文抄本《养正图解》和太平天国出版物等大批孤本善本,及殷商甲骨八百余片,均稀世珍品。
最美是剑河两岸。碧波南来,于西北划过一道美丽弧线,掉头东去,宛若玉带,将小镇拥揽怀间。泛舟于红墙绿柳,漂浮在今古之间。波光潋滟岸芷汀兰,缤纷倒映水天争艳。参天古木卓立无垠坪草,五彩枫藤缀满古楼壁垣。芳华豆蔻眷红偎翠,童颜鹤发健步河畔。鸳鸯孤鹜凫伏游弋,盘羊牯牛漫散慵眠。天鹅擦身曼过,锦鳞扈绕船边。雕像宴默思想长在,廊桥斑驳古韵悠绵。知更鸣翠愈显宁寂,残阳斜照若梦似幻。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赏美色之无限,览千年之变迁。水静云闲,影移画展,不醺何醉,瞬间了悟胜境桃源!
让你啧啧称奇的,还有船夫流利的普通话、道地方言和卖萌戏谑手段。先聊徐志摩野史、华罗庚轶事、邓亚萍趣闻,再侃翁美玲当年于数千佳丽中脱颖而出,出演《射雕英雄传》,二十六岁香消玉殒,在此长眠。
还有大侠金庸。原来,感佩金庸成就,剑桥决定授予老先生荣誉文学博士。孰料大侠感谢之余,竟执意入室攻读。于是揖别江湖,以八十一岁高龄礼庠求学,苦读五年。临别时铺张挥毫留下碑联:“花香书香缱绻学院道,浆声歌声婉转叹息桥”,后飘然而去。
实际上,徜徉深衢古巷,信步田野湖边,遗迹遍布,掌故遐传。这边是哈维故居,那边是马歇尔图书馆;这里是卡文迪许实验室,那里是拜伦潭;培根在这就餐,凯恩斯在那锻炼;威妥玛汉语拼音在这间办公室创立,李约瑟《中国科技史》在那个房间编纂;窗外有罗素与怀特海探讨数学原理的长椅,沃森和克里克常在老鹰酒廊争论双螺旋;前面是爱丁顿验证相对论的天文台,后面还有马尔萨斯酒吧、霍金圣体钟、弥尔顿桑树、卢瑟福鳄鱼、维特根斯坦咖啡馆……
要么在牛顿树下小坐。若苹果落在头上,你怎么看?
然而,比牛顿苹果更令我困惑的是,一个人口稀少、空气潮湿、资源贫薄的小镇,何以建成世界顶级大学、科学圣地,为人类进步做出不朽贡献?
友朋不乏真知灼见。
——得益特权。学校长期获教会及王室庇护,拥有教权和行政权,地位尊贵财富充足,精英教育赖以实现。
——治理模式。学校有高度自治权,独立立法、司法和行政,三者分立,民主管理,核心是独立学院制、导师制和学术自治。
——大学精神。理性、执著、质疑、求真,不盲从不迷信,激发潜能,激卬意志,激扬信念。一如剑桥校训:启蒙之所,智慧之源。
——文化使然。建校六年即目睹大宪章事件,历经人类宪政纪元。在随后宗教改革、君主立宪、工业革命等巨变中,文化品格逐渐成熟,文明土壤日趋完善……
都有道理。可我还没参透,究竟是什么,让人超然物外、摒弃功利、排除杂念,于黑暗中踽踽独行,探世界之本,穷宇宙之源?究竟是什么,让思想无拘无束、自由驰骋,与信念共舞,撷取圣火造福人间?究竟是什么,让灵魂荡涤污浊,纯洁无暇,冥极净化,让生命驾驭真理穿越时空,走向永恒,融入自然?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如果你没到过剑桥,没体悟剑桥文化,没被钟乐叩击心弦,你便不知才子灵感从何而来,更无从感悟那种空灵与空无——生命不可承受之轻。
蓦然想起《天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面对大千世界无尽苍穹,屈子一气提出一百七十一问,展示了中国先哲深邃思想。然而历史无情,遗恨汨罗。其后二千载,鲜有问津。书院不少,多是阐发对至圣思想的学习体会和方法,为往圣继绝学,兼顾科举辅导班。举凡技工杂记匠艺汇编,皆奇技淫巧,无一出自书院。培根十六世纪提出“知识就是力量”,开创实验科学;牛顿十七世纪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为近代科学奠基;乾隆十八世纪禁毁《天工开物》。至二十世纪初,量子论、相对论诞生,慈禧还在八股取士。文化差异一至于此。
日本明治维新时,曾把Cambridge译作曲桥、犬桥、贤桥……。至一八九八年《东洋学艺》杂志译出“剑桥”,译名由此统一,并被奉为音译+意译典范。因为“剑”既与Cam发音吻合,又与日本琴心剑胆、菊剑相和民族性格契合。
一九〇五年,“剑桥”首次见诸中国杂志《大陆》,便未再改变。
徐志摩不以为然,认为“康桥”才符合中文逻辑与审美,但孤掌难鸣。纵然诗人才情举世公认,尽管《再别康桥》流芳九十年,人们依然选择“剑桥”,权把“康桥”作昵称。
然则昵称也误人。常有访客在畅游剑河叹息桥、厨房桥、三一桥、克莱尔桥、国王桥、数学桥、达尔文桥等历经沧桑、形态各异的古桥后,会弱弱问一句:康桥在哪?船夫的回答,辄让你或有所悟、浮想联翩:心中没有,对面不识;心中若有,你便是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2018端午
****************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杜甫的《早花》赏析
作者:白马侃诗词
发表时间:06-0912:58文化达人,优质原创作者
一
早花
杜甫
西京安稳未,不见一人来。
腊日巴江曲,山花已自开。
盈盈当雪杏,艳艳待春梅。
直苦风尘暗,谁忧容鬓催。
西京指现在的陕西西安,古时的十三朝古都,大唐叫长安。安稳就是战乱止息后的和平稳定。未,意思是没有。第一句是一个设问句,句尾的“未”字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人询问某事或情况状态的“有没有”,比如,“你吃饭没?”,“他在家没?”等等,也就是说相当当“没”字。腊日,就是腊月,指农历十二月。巴江,是指四川的江河,巴蜀之地的江,在诗中特指诗人的居住地常见常行走的锦江。锦江在成都平原上,属于岷江的一条支流。直苦,是“但是因为困苦于……”暗,暗淡无光,黑暗,这里指人民生活暗无天日和社会局势风云动荡。风尘,指纷乱不安的社会,人世间。
白马独家译诗:我们的京都长安现在稳定下来了没有啊?也不见有人给我带个关于那里的信儿。腊月里蜿蜒曲折的锦江两岸,山坡上的野花已经破蕾开放在微微的寒风中。雪白的杏花簇拥如云,盈盈摇曳着。艳红的梅花新妆如玉,妖娆地等待着春天的到来。但是由于社会的战乱动荡,给人民生活造成各种困苦,谁的忧愁催促着谁的白发日日增多,日益衰老呢?
这首诗是杜子美在成都寓居的时候写的。这个时候安禄山史思明的反动军叛乱已经被消灭,但是西北部的吐蕃部落又一次攻破了大唐的京都长安,就像三国时候的董卓一样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大唐的天子被迫撤离长安,一直到过了两个月之后才还都长安。由此可知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我们的诗圣杜子美知道这事之后,倍加忧愁。腊日里他游览锦江两岸,在微微的山风送的寒芬里写下《早花》。
这首诗题目为《早花》,其实是在感叹“美人之迟暮”,不能为民解难,为国排忧,伤四时之变化,嗟白发岁月之蹉跎。诗的首联“西京安稳未,不见一人来。”第一句,就像聊天或者自言自语,语气轻轻的不由自主的发问:“西京安稳没?”在这稀松平常的口气中,夹杂着杜工部忧国忧民的伟大思想。其实他也是在成都的浣花溪畔盖下草堂不久,刚刚落脚这里,不忘关怀国家大事,这和屈原的热烈的爱国思想十分相似。不见一人来。杜工部住在偏僻的江边,明知道自己这里“幽栖地僻经过少”,没啥人路过,更不用提捎信的人。但是他还是希望有人能给他带个口信,有关大唐京城长安的信。人之挂念国事,老杜为最甚。这个起句与题目显得很突兀:明明是写早开的花儿的,你这老头却却关心起首都长安安稳与否的事了。接下来,才开始写自己寓居处的时间和环境了。
腊日巴江曲,山花已自开。写到这一联的时候,我们的诗圣老杜已经开始微微的叹气了。因为时令,毕竟是腊月,也就是农历十二月了,一年又快结束了,而山坡上的野花已经零零星星的绽放了。老杜对年月时令的变化特别的敏感,你比如说他在《小至》里曾写到“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在《庭草》里有句云“看花随节序,不敢强为容”;在《又示两儿》里曰“令节成吾去,他时见汝心。浮生看物变,为恨与年深”;等等等等。这是杜工部壮志难酬,惜时胜金,不堪回首,惟作诗吟的无奈之举。这年的腊月里,大唐天子经历种种磨难,方还都长安。巴江曲,是在感叹江山的秀丽,比如锦江蜿蜒曲折,澄澈如画。而山花在这个时候早早的开放,预示着又一年的春天将要来临了。这一切的种种,又为老杜添加了多少的忧愁啊!
接下来描写开放的山花的花姿。盈盈当雪杏,艳艳待春梅。盈盈,这两个叠字来形容杏花的雪白花瓣簇拥在一起,清丽如云朵在微风里摇曳,呈现出一片轻盈的丰姿。腊月里梅花怒放,报得头春第一枝,红艳一如老杜那满腔的报国热血,在等待着春的消息。一个“待”字,照应了首联里面那一个“来”字。白马我喜欢这一联,用两个叠字描写杏花和梅花,感觉这两句十分的传神。就因这“盈盈”二字,让我记住了金庸写的一对句:“盈盈红烛三生约,霍霍青霜万里行”。
直苦风尘暗,谁忧容鬃催。开在十二月里的早花也是在黯淡风尘中开放的花,说它们是待春吧,但要忍受瑟瑟朔风如刀割一般的寒冷,恰似安史之乱平定后犹在饥寒交迫中生活的劳苦大众,可以说国家都在举步维艰当中呀。看看老杜自己吧,憔悴损颜兼白发,正是“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谁让他那么挂念那么担忧皇朝大事呢?这就是他的志向仁心所化所托。所以白马认为早花暗寓着当时环境下的国家和人民。
二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这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代表作。康桥就是剑桥大学,诗人在这留学两年,对在这的校园生活留恋往返,记忆犹新。因为这里开启了他的写诗之路。
全诗每节四行,共七节二十八行,每行句式短小精巧,延用了大量的中国传统诗词里的常见意象,比如柳,青荇,榆荫,潭,笙箫,新娘等等,读起来犹如在用新诗的句子里展示传统诗词的音乐感,画面感。徐志摩的诗句读起来比较有畅快感,即使整篇的基调带着淡淡的感伤,但他用行动的一潇洒明快掩过了内心深处的那一丝丝忧伤。比如诗一开头就写道:“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看见没?即使写离别,也是潇洒如此轻松地来了又轻松的走了。可以想象诗人的风流倜傥,神色自如的状态。
接第二行用一个比喻句展现了诗人对剑桥大学河畔的柳树的留恋之意。它是诗人心中温柔以待的意象:新娘。人一生最美好的伴侣,在内心深处珍藏着,“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可以说一河一树一花一草,剑桥大学的点点滴滴,无不是最美好的意象在诗人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天哪,诗人啊,对校园的痴恋如此至深,哪怕做一条水草,在康河的涟漪间摆荡,那也算值了。白马完全相信诗人徐志摩的这个念头。有人读到这一节竟然说“招摇”二字有逍遥之意。白马在这要大声说“NONONO”了。我们要看这首诗的题目《再别康桥》。“招摇”在这里是像人一样挥手作别,挥手打招呼,用的是非常生动的拟人手法来写的。诗人和康桥的许多事物都能共语一般,让人读后亲切感倍增。古诗中有相当多上青荇相关的句子,比如“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诗经.周南》)“林花著雨燕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杜甫《曲江对雨》),等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天上虹,少了一个助词“的”。这是从古文到白话文写作过渡时期的一个小毛病。提起“虹”这个意象,让白马想起了华滋华斯的诗歌《虹》,“当我仰望天上的彩虹,我的心就砰砰跳个不停……”这是激动之语。而徐志摩在他诗中的虹被揉碎了,是伤感伤逝之语,具有花间词派词句的婉约之美。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这一节如梦似幻,有呓语朦胧的美感,仿佛是从“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唐珙《题龙阳县青草湖》)化来的。继承了古诗清绝绮丽的风格。真心不错。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承接上一节的寻梦放歌,诗人又否定了不能放歌,“我想唱却是不敢唱,唱起来又东张西望”。这份情感是郁积在内心的,浓厚的,如美酒,是不可言说的。别离的笙箫,是伤痛于离别。笙歌尖锐,常会令伤感的人撕心裂肺,如生离死别一般。而箫声低沉,又有沉闷抑郁之感,如李白在《忆秦娥》里写道“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呜咽之语,伤离别,如泣如诉。这一节点题。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这一节的“悄悄的”三个字承接上一节的“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形成紧扣的衔接过渡,如玉连环。但又从伤感里走出,升华为轻快潇洒的节奏,并且与第一节中的语句形成回环反复的一咏三叹。画面之美,音乐之美,建筑之美,由此体现,这是新月派诗歌的重要特征。
好了,亲友爱的诗友,这一期诗歌赏析就写到这。喜欢的诗友们请点赞关注白马侃诗词,您的喜欢与关注是白马最大的创作动力!
****************
徐志摩的经典散文歌曲——《再别康桥》唤起你离别时的丝丝忧伤
作者:中晓微视
发表时间:18-10-0720:11再别康桥顾小曼
轻轻的我走了
Gently, I'm going
正如我轻轻的来
As I gently come
我轻轻的招手
I waved gently
作别西天的云彩
A cloud from heaven
那河畔的金柳
The golden willow on the river
是夕阳中的新娘
The bride in the sunset
波光里的滟影
A shadow in the waves
在我心头荡漾
In my heart
软泥上的青荇
The turquoise on the ooze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Oil in the water
在康河的柔波里
In the gentle waves of the Kang River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I'm willing to be a weed
那榆荫下的一潭
The pool under the elm shade
不是清泉是天上的虹
It's not a spring. It's a rainbow
揉碎在浮藻间
Crush it between floating algae
沈淀彩虹似的梦
Shendiancaihong's dream
寻梦撑一支长篙
Dream support. A pole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Back to the grass
满载一船星辉
A ship full of stars
在星辉斑烂里放歌
To sing in the glow of the stars
但我不能放歌
But I can't sing
悄悄是别离的笙萧
Quietness is a farewell
夏虫也为我沉默
The summer worm is silent for me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Silence is Cambridge tonight
悄悄的我走了
Quietly, I'm leaving
正如我悄悄的来
Just like I came quietly
我挥一挥衣袖
I waved my sleeve
不带走一片云彩
No, take a cloud
寻梦撑一支长篙
Dream support. A pole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Back to the grass
满载一船星辉
A ship full of stars
在星辉斑烂里放歌
To sing in the glow of the stars
但我不能放歌
But I can't sing
悄悄是别离的笙萧
Quietness is a farewell
夏虫也为我沉默
The summer worm is silent for me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Silence is Cambridge tonight
悄悄的我走了
Quietly, I'm leaving
正如我悄悄的来
Just like I came quietly
我挥一挥衣袖
I waved my sleeve
不带走一片云彩
No, take a cloud
****************
共赏文学瑰宝,品位艺术情怀众名家携“再别康桥——中外诗歌散文撷英音乐朗诵会”将登冰城舞台
作者:中国日报网
发表时间:18-03-0210:23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
2018年3月9、10日,“再别康桥——中外诗歌散文撷英音乐朗诵会”将在哈尔滨大剧院歌剧厅上演,作为第二届哈尔滨大剧院国际戏剧节的“特别呈现”单元,亮相冰城舞台。 “再别康桥——中外诗歌散文撷英音乐朗诵会”曾于千禧年之际在北京中山花园音乐堂首演。玫瑰铺台、娇红欲滴,朗诵艺术家徜徉于花红锦黄中吟咏的情形和气氛,令到场的观众深深沉醉,此后的十多年中,常演不衰。此番来哈,将由方明、乔榛、雷恪生、康庄、朱琳、肖雄、王学兵等艺术家强强联手,并特别邀请老戏骨斯琴高娃重磅亮相,与观众共赏中外文学经典,品味艺术人生情怀。中外名篇颂唱经典 “再别康桥——中外诗歌散文撷英音乐朗诵会”集多篇中外名家名作,今次上演的曲目在继承之前上演的篇目基础上,充分考虑到实际演出的舞台效果,增加了一些经典朗诵,将中外两台节目重新编排,取其精华组成一台。修订后的篇目安排更加合理,将老舍、徐志摩、余光中、莎士比亚、普希金、海伦凯勒等深受观众喜爱的中外文学大家的名篇汇集一堂。
从篇目看,“中国篇”注重作品的经典性和艺术性,入选作品除了更能代表我国现当代散文和韵文的艺术成就及思想感情之外,还重点考虑了可朗读性,是否为多数观众所喜闻乐听两个因素。节目单上,可以看到徐志摩只可意会而难以言传的离别惆怅,只“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就灵动地把《再别康桥》的依依别情营造得美丽、轻盈;戴望舒“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默默地期待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则把哀怨传达得如“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外国篇”篇目的遴选同样遵循经典性、艺术性和可诵性的原则。众多外国文学的天空中熠熠生辉的文学巨星,不仅用诗意的心灵歌咏人生和爱情,更把对国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化作笔下的字符。节选自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中的著名对白《生存还是毁灭》,探讨生存的卑微和高贵;、普希金通过《给凯恩》的信,在表达了对往昔故人重逢时的喜悦之外,更展露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音乐主题情韵绵长
从配乐上看,这次朗诵会将使用二十余人的小型室内乐队,虽没有磅礴的气势,却与朗诵会整体亲切、内敛的风格和情韵相吻合。总体说来,无论音乐素材的选择还是整首乐曲的创作都立足于使朗诵者能更充分地发挥,使文学作品的内涵能更完满地表现。如朗诵将起未起时音乐轻柔委婉地营造气氛,朗诵停顿处音乐恰当适时地连接,主题回旋时音乐荡气回肠烘云托月,高潮跌宕处音乐于无声处凝聚激情。
强大演出阵容再现 最好的篇目需要用最好的方式来传达给观众。为此,驱动文化传媒不遗余力地邀请了著名作曲家为名篇度题创作音乐,组织空前强大的演员阵容——方明、乔榛、雷恪生、康庄、朱琳、肖雄、王学兵等,并特别邀请老戏骨斯琴高娃亮相本场演出,实属难得。采撷中外文学作品瑰宝,聆听诗乐相伴的无穷魅力,我们期待“再别康桥——中外诗歌散文撷英音乐朗诵会”如温柔沁心的和风,吹散冬日的严寒,带给您一缕艺术醇美的享受。(中国日报黑龙江记者站)
****************
才女林徽因和徐志摩的康桥之恋
作者:柳兮微刊
发表时间:18-12-0121:35
林徽因是我国建国初期杰出的女建筑师,她有很高的审美和艺术成就。不仅如此,她还是作家,文学造诣不凡。
虽然林徽因头顶闪着耀人的光环,小时候的林徽因却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女孩。她的出生,给整个家族带来欢喜,被家族的人视若珍宝,她的母亲却让她自卑。
她的母亲何雪媛是商人之女,家里经营着小作坊。何雪媛14岁就嫁入林府,因为从小养尊处优,不会操持家务,很不讨婆婆欢心。
此外,她还因循守旧,崇尚女子无才便是德,她平凡,庸俗。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却是一位多情才子,斯文儒雅,擅长诗文、书法,性格风趣幽默,喜欢结交年轻人。此外,他还非常有见多识广,襟怀高远。
何氏很不受宠,特别是林长民娶了继母程桂林后,她的处境更加悲惨。继母更讨林父喜欢,她为林府生下儿子,并且搬到宽敞的前院居住,生母何氏却只能住在狭窄、阴暗潮湿的后院。
林父鲜少踏足后院,林徽因在后院发呆的时候,常常听到前院的笑声。
何氏的性格变得阴晴不定,患得患失,还常常在林徽因面前坦露她的不满。林徽因受母亲影响,变得特别多愁善感。
1920年,林徽因16岁那年,跟随父亲去欧洲考察,暂时摆脱了家庭琐事。在英国,她遇见了徐志摩,一个戴着玳瑁眼镜斯文瘦瘦的男子。当时徐志摩才24岁,但他已经是一个孩子的父亲,妻子张幼仪在国内翘首期盼他的归来。
徐志摩在哥伦比亚大学读经济学博士,但他对经济并不感兴趣,反而更喜欢文学。他结交的也都是文学界的泰斗。
有一次,他拜访林长民,在他家中见到了林徽因。第一次见到林徽因,他就很喜欢这个梳着两条辫子的小姑娘,一脸单纯,不谙世事的样子。后来的交谈他更发现,林徽因不仅聪慧美丽,她还独立,见识不凡,与他往日见过的女子不同。
徐志摩很快坠入爱河,全然忘记了自己是有妇之夫的身份。林徽因也喜欢上了这个博学多识又浪漫的男子。
他们曾漫步在夕阳下,徜徉在康桥边。他们曾在海德公园的石桥上畅谈,看明月、听虫鸣。多少次,徐志摩想跳入木船中做那撑篙的男子,而林徽因则是那活泼的少女,用仰慕的眼神看着他,听他唱一支古老的民谣。
长篙在他手里不听摆布,船没完没了的往桥墩上撞,逗得林徽因哈哈大笑。此时他很有信心的重新调整姿势,轻轻撑起,小船缓缓向前滑动,他们穿过一个又一个桥洞......
徐志摩曾经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得,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可见英国之行带给了他多少收获,其中最重要的收获就是遇见林徽因吧。
他爱林徽因爱的热烈又忘我,全然忘记了父亲这个身份。即使他和张幼仪住在一起,也心心念念着林徽因,每隔一天就给林徽因寄一封情书,妻子为这个小家的付出他视而不见。
终于有一天,纸里包不住火,张幼仪知道了他们的恋情。
徐志摩面对她的质问大胆承认,并且提出离婚。经过再三哀求无果,面对徐志摩的冷漠,张幼仪终于答应离婚。
徐志摩离婚后欢喜雀跃,马上乘船回国。因为当时林长民在英国考察期满,带着林徽因回国。林徽因走了,他的心也跟着走了,每天魂不守舍。现在他恢复自由,孑然一身,完全可以光明正大的追求林徽因了。
当徐志摩回到国内,却听到"林徽因与梁启超大公子婚事已有成言。"他不敢相信,迫不及待的去北京景山西街雪池胡同林宅求证。林长民见到这位忘年小友十分高兴,他请徐志摩喝绍兴"花雕"。林长民兴高采烈,徐志摩惴惴不安,他想求证林徽因的婚事,却无法开口。这时他看到了悬挂在书房的诗,其中一句是:"君言新会梁氏子,已许为婚但未聘。"
他的心一下子跌落到谷底,失落、痛楚像海浪一样袭来。他恨命运的荒唐安排,他恨命运的捉弄。
那一天,他失魂落魄的走出林宅,几乎忘了自己是怎么回到住所的。
他回国后,再次见到林徽因是在一次公开演讲的礼堂。当时他的那首《再别康桥》名噪一时,很快在国内盛传开来,加上青年才俊,欧洲海归,他头顶闪耀着光芒。人们纷纷慕名而来,想一睹才子风采。当徐志摩穿着得体的华服走上讲台,自信的讲出第一句话时,习惯性抬头扫视一周,一个熟悉的面孔闯入他的视线。没错,是闯入,虽然林徽因静静坐在人群中间,可是徐志摩碰到她眼神的刹那,顿时慌了神。多日不见,她还是那么美丽,秋波流转,即使穿着最普通的衣服,她依然那么出众,灵气逼人......此时徐志摩脑子"嗡"的一下,变得一片空白。他努力让自己镇定,告诉自己不能在女神面前失态,却管不住自己的心,口干舌燥,结结巴巴,提前准备好的稿子,此时一句话也讲不出来。
台下的人们开始不耐烦,陆陆续续走出礼堂。此时徐志摩还没有从紧张中脱离,不停擦额上渗出的汗珠。林徽因自知是罪魁祸首,莞尔一笑,想上前去一诉衷肠,虽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最终默默走开。
不日,一封邀请函突然飘至。林徽因约徐志摩西山赏景。徐志摩心里明白,林徽因这是在为他们的感情画上句号,对他的痴情绝恋有个交代。他也想听林徽因亲口说出她和梁思成的婚事,不然他不死心。
林徽因是何等聪明的女子,她怎么能不爱徐志摩呢?他可是她的初恋。他是青年才俊,亦师亦友,又浪漫体贴......在她眼中,徐志摩很优秀。只是,她明白,徐志摩是一个靠爱情喂养的男子,失去爱情,他就会失去灵感,他喜欢的,只是他眼中的林徽因,若长厢厮守,他们未必合适。更何况,他还有妻室。
她怎么能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呢?
多年以后,她对友人说:"徐志摩当时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可我其实并不是他心目中所想的那样一个人。"
由此可见,林徽因太了解徐志摩,他身上那种诗人的浪漫多情,是无法改变的。
得不到的,就是最好的。林徽因对徐志摩就是如此。
以至于后来泰戈尔访华,他和林徽因全程陪伴,他对林徽因的痴情,都被这位文学泰斗看在眼里。
他还曾写了首小诗:
天空的蔚蓝,
爱上了大地的碧绿,
他们之间的微风叹了声:
唉 !
可见徐志摩的相思之苦。
世事无情,爱情无情。不久后林徽因和梁思成在双方家人安排下,去美国进修,从此双宿双飞,徐志摩,只能读着那首《再别康桥》,回味他曾经的爱情......
****************
才女林徽因和徐志摩的康桥之恋
作者:柳兮微刊
发表时间:18-12-0121:35
林徽因是我国建国初期杰出的女建筑师,她有很高的审美和艺术成就。不仅如此,她还是作家,文学造诣不凡。
虽然林徽因头顶闪着耀人的光环,小时候的林徽因却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女孩。她的出生,给整个家族带来欢喜,被家族的人视若珍宝,她的母亲却让她自卑。
她的母亲何雪媛是商人之女,家里经营着小作坊。何雪媛14岁就嫁入林府,因为从小养尊处优,不会操持家务,很不讨婆婆欢心。
此外,她还因循守旧,崇尚女子无才便是德,她平凡,庸俗。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却是一位多情才子,斯文儒雅,擅长诗文、书法,性格风趣幽默,喜欢结交年轻人。此外,他还非常有见多识广,襟怀高远。
何氏很不受宠,特别是林长民娶了继母程桂林后,她的处境更加悲惨。继母更讨林父喜欢,她为林府生下儿子,并且搬到宽敞的前院居住,生母何氏却只能住在狭窄、阴暗潮湿的后院。
林父鲜少踏足后院,林徽因在后院发呆的时候,常常听到前院的笑声。
何氏的性格变得阴晴不定,患得患失,还常常在林徽因面前坦露她的不满。林徽因受母亲影响,变得特别多愁善感。
1920年,林徽因16岁那年,跟随父亲去欧洲考察,暂时摆脱了家庭琐事。在英国,她遇见了徐志摩,一个戴着玳瑁眼镜斯文瘦瘦的男子。当时徐志摩才24岁,但他已经是一个孩子的父亲,妻子张幼仪在国内翘首期盼他的归来。
徐志摩在哥伦比亚大学读经济学博士,但他对经济并不感兴趣,反而更喜欢文学。他结交的也都是文学界的泰斗。
有一次,他拜访林长民,在他家中见到了林徽因。第一次见到林徽因,他就很喜欢这个梳着两条辫子的小姑娘,一脸单纯,不谙世事的样子。后来的交谈他更发现,林徽因不仅聪慧美丽,她还独立,见识不凡,与他往日见过的女子不同。
徐志摩很快坠入爱河,全然忘记了自己是有妇之夫的身份。林徽因也喜欢上了这个博学多识又浪漫的男子。
他们曾漫步在夕阳下,徜徉在康桥边。他们曾在海德公园的石桥上畅谈,看明月、听虫鸣。多少次,徐志摩想跳入木船中做那撑篙的男子,而林徽因则是那活泼的少女,用仰慕的眼神看着他,听他唱一支古老的民谣。
长篙在他手里不听摆布,船没完没了的往桥墩上撞,逗得林徽因哈哈大笑。此时他很有信心的重新调整姿势,轻轻撑起,小船缓缓向前滑动,他们穿过一个又一个桥洞......
徐志摩曾经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得,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可见英国之行带给了他多少收获,其中最重要的收获就是遇见林徽因吧。
他爱林徽因爱的热烈又忘我,全然忘记了父亲这个身份。即使他和张幼仪住在一起,也心心念念着林徽因,每隔一天就给林徽因寄一封情书,妻子为这个小家的付出他视而不见。
终于有一天,纸里包不住火,张幼仪知道了他们的恋情。
徐志摩面对她的质问大胆承认,并且提出离婚。经过再三哀求无果,面对徐志摩的冷漠,张幼仪终于答应离婚。
徐志摩离婚后欢喜雀跃,马上乘船回国。因为当时林长民在英国考察期满,带着林徽因回国。林徽因走了,他的心也跟着走了,每天魂不守舍。现在他恢复自由,孑然一身,完全可以光明正大的追求林徽因了。
当徐志摩回到国内,却听到"林徽因与梁启超大公子婚事已有成言。"他不敢相信,迫不及待的去北京景山西街雪池胡同林宅求证。林长民见到这位忘年小友十分高兴,他请徐志摩喝绍兴"花雕"。林长民兴高采烈,徐志摩惴惴不安,他想求证林徽因的婚事,却无法开口。这时他看到了悬挂在书房的诗,其中一句是:"君言新会梁氏子,已许为婚但未聘。"
他的心一下子跌落到谷底,失落、痛楚像海浪一样袭来。他恨命运的荒唐安排,他恨命运的捉弄。
那一天,他失魂落魄的走出林宅,几乎忘了自己是怎么回到住所的。
他回国后,再次见到林徽因是在一次公开演讲的礼堂。当时他的那首《再别康桥》名噪一时,很快在国内盛传开来,加上青年才俊,欧洲海归,他头顶闪耀着光芒。人们纷纷慕名而来,想一睹才子风采。当徐志摩穿着得体的华服走上讲台,自信的讲出第一句话时,习惯性抬头扫视一周,一个熟悉的面孔闯入他的视线。没错,是闯入,虽然林徽因静静坐在人群中间,可是徐志摩碰到她眼神的刹那,顿时慌了神。多日不见,她还是那么美丽,秋波流转,即使穿着最普通的衣服,她依然那么出众,灵气逼人......此时徐志摩脑子"嗡"的一下,变得一片空白。他努力让自己镇定,告诉自己不能在女神面前失态,却管不住自己的心,口干舌燥,结结巴巴,提前准备好的稿子,此时一句话也讲不出来。
台下的人们开始不耐烦,陆陆续续走出礼堂。此时徐志摩还没有从紧张中脱离,不停擦额上渗出的汗珠。林徽因自知是罪魁祸首,莞尔一笑,想上前去一诉衷肠,虽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最终默默走开。
不日,一封邀请函突然飘至。林徽因约徐志摩西山赏景。徐志摩心里明白,林徽因这是在为他们的感情画上句号,对他的痴情绝恋有个交代。他也想听林徽因亲口说出她和梁思成的婚事,不然他不死心。
林徽因是何等聪明的女子,她怎么能不爱徐志摩呢?他可是她的初恋。他是青年才俊,亦师亦友,又浪漫体贴......在她眼中,徐志摩很优秀。只是,她明白,徐志摩是一个靠爱情喂养的男子,失去爱情,他就会失去灵感,他喜欢的,只是他眼中的林徽因,若长厢厮守,他们未必合适。更何况,他还有妻室。
她怎么能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呢?
多年以后,她对友人说:"徐志摩当时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可我其实并不是他心目中所想的那样一个人。"
由此可见,林徽因太了解徐志摩,他身上那种诗人的浪漫多情,是无法改变的。
得不到的,就是最好的。林徽因对徐志摩就是如此。
以至于后来泰戈尔访华,他和林徽因全程陪伴,他对林徽因的痴情,都被这位文学泰斗看在眼里。
他还曾写了首小诗:
天空的蔚蓝,
爱上了大地的碧绿,
他们之间的微风叹了声:
唉 !
可见徐志摩的相思之苦。
世事无情,爱情无情。不久后林徽因和梁思成在双方家人安排下,去美国进修,从此双宿双飞,徐志摩,只能读着那首《再别康桥》,回味他曾经的爱情......
****************
徐志摩是一个渣男吗?看了文章你就明白了,才子的另一面!
作者:wjxjb
发表时间:18-11-2321:48
欢迎您光临小编的书屋,小编每天都会更新出更多更优质的文章供您阅读。如果您喜欢小编的文章记得要点击关注收藏喔。
徐志摩是一个渣男吗?看了文章你就明白了,才子的另一面!
徐志摩是民国时期额度一个大才子,他的那首《再别康桥》可以说是非常的脍炙人口了。而且徐志摩还有很高的文学造诣和学术成就,年纪轻轻的徐志摩就已经是大学的教授了。是的,你没有看错,是教授而不是大学讲师,可见徐志摩这个人物是多么的有能力。然而就是这么一个非常的有能力的人,却是在近几年被网友给骂成了渣男!然而徐志摩真的是一个渣男吗?不用怀疑,他确实是一个渣男,而且是一个大渣男!连马云都看不下去了!
徐志摩
徐志摩很早就和张幼仪结婚了,张幼仪可以说是一个标准的中国式妻子,又能赚钱,又能扛起事儿,并且对她的丈夫徐志摩是一心一意的爱。然而她得到的是什么?可怜的张幼仪得到的却是徐志摩的冷眼和变心出轨,说变心可能有错吧,谁知道徐志摩有没有对张幼仪动心呢?
徐志摩
徐志摩和林徽因的爱情故事大家肯定是耳熟能详了,然而这件事情却是发生在徐志摩和张幼仪的婚后。张幼仪在家独守空房,徐志摩却跑到了外面追求未成年女孩,可以说是渣男无疑了。而且在故事的最后徐志摩为了和林徽因在一起不惜和张幼仪离婚,这件事情当时遭到了几乎所有人的反对,那些和徐志摩认识的社会名流都在斥责劝诫他,然而最后他们还是离婚了。用马云的话说,不能好好对待妻子的男人那肯定就是渣男。徐志摩也肯定是渣男无疑了!
徐志摩
谢谢您观看小编的文章,如果您有不同意见的话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小编交流沟通。同时也请你给小编的文章点个赞喔。
****************
第十三届苏州阅读节启动 千余项活动邀您参加
作者:中国江苏网
发表时间:18-04-2310:07江苏中江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江苏网4月23日讯 2018第十三届苏州阅读节23日10时在吴中新华书店启动。在接下来的半年时间里,全市各地各部门、各系统将组织开展千余项阅读交流、阅读辅导和阅读服务活动,为读者们奉上“书香盛宴”。
第十三届苏州阅读节以“阅读,让苏州更美丽”为主题,启动日活动将以“悦读嘉年华”的形式开展。当天,将公布2017年度苏州阅读风向标,成立“苏州全民阅读志愿联盟”,启动“读苏”大型阅读系列活动,并于吴中新华书店设立“2017年度苏州市民最爱读的书”专区、“读苏”年度12本书专区。江苏凤凰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分公司还将向中小学校代表捐书,并向首批“校园书屋”授牌。
启动仪式后,苏州市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将邀请艺术家肖雪芬、蔡春生、陆彩凤、蔡霞明、关惠、胡建忠、陈忠林举办“苏州工匠园——匠艺传承”讲座,吴中区作协主席葛芳举办“徐志摩《再别康桥》”美文赏析讲座,“月亮姐姐”孙玥将举办“阅读亲子手工制作”讲座,艺术家乔麦举办“桃花坞木版年画工艺展示”讲座,吴门扇艺研究院联合创始人阿丁、沈汛、高筠举办《心物如一》新书见面会,吴文化研究专家叶正亭举办“吴文化漫谈”讲座。此外,书画名家顾曾平、夏维淳、李昉将举办吴文化主题连环画签售活动,作家车科举办《苏州童谣》签赠会,著名悬疑小说家蔡骏举办“听蔡骏说悬疑”主题签售会,收藏家谭金土举办“依依古风姑苏城”民国家庭生活老照片展。
吴中、观前、园区三家新华书城当天还将举办图书优惠联展。(姜锋)
-
- 十二首描写鸟的古诗词,爱护鸟儿,更喜欢诗词
-
2023-09-01 14:41:45